2007年8月2日星期四

黑人 the Blacks 下

说明:我接触的黑人主要是土木建筑的工人,另外还有车间的几个机修等,见得较多的也是工人,应该算是当地的草根民众。

性情

黑人都比较开朗,易冲动。走到大街上,经常有人对我喊“Mambo!”我就要回答“Poa!” 否则他们就不高兴。他们或者喊“Tina。”(大概的发音),其实他们叫“China。”我曾纠正过几个这么叫的人。但是从Swahili的念法就是类似 前者的音。其实他们分不清日本人、中国人或者韩国人。某次把我当作日本人,还很High的叫“japan!”被我骂了回去。呵呵。MamboWaswahili地区的最常见的打招呼方式,属于比较随便轻松。另外还有Jambo,字典上的意思是事情、事务等,打招呼则用hujambo/sijambomambo好像是jambo的复数形式,打招呼的意思是“What's up?”,poa的意思则是“I'am cool!”不知道英文里面是不是这样回答。另外还有Shikamoo,回答用marahaba,这是比较正式的打招呼形式,意思是good day,一般是下属跟上司或者后辈向长辈之间使用,顺序可别搞错了!现在想起来,那个女工占了我不少便宜了。

雄性的黑人都比较冲动,打架是常有的事。其实都是为了一些不大的事,一言不顺就开打。还经常看见拿着硕大的石头,如果砸到了可是骨头都可能断掉。饭堂的大厨 师是一个帅哥,1米8几的个,做事都斯斯文文的,还经常跟我说笑。说他会做一些中国菜,kesho做中国菜给我们吃。但是很多天也没有做出来。某次他那个 棍子仔细的把底凹了的平底锅敲回去,说他要来中国学做中国菜,买厨具。但是大半个月后好几天都不见人,据说是跟人打架,咬下别人一块肉下来。分特。

黑人在性的方面比较开放。据资料说,那里的黑人成人的爱滋病的感染率接近8%。在我们刚到没几天就有关于AIDS的彩色传单拿过来。后来到外面逛也经常看见有人在发宣传单。

头脑

这 个一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到底黑人是聪明还是比较笨拙?如果说他们头脑比较简单,但是一些小聪明经常令我哭笑不得。但是说他们很精明,平常的表现更像木头。举例来说,工人工作的分工非常明确,每一个小工种(Section)分得一清二楚,这个工种的工人绝对不会去染指另外一个工种,无论他是多么的闲或者 别人多么忙。我不理会他们的分工,所以经常是我叫一个黑人干活,他又叫另外一个,那个又叫一个小兵干。后来我投降了,我只叫黑人工头做,也明确跟他们说, 以后我只叫他们,如果他们不叫他们的工人做,那只好自己来做。结果也是这样。

普通工人、工作态度与工资

黑 人的工作效率不高,有时候能把我气死。做啥都是慢悠悠的。他们永远也不会把该做的准备工作先做好,非要等到一起做。如倒混凝土,他们永远都是早上来了才搭 钢轨模版。某次,混凝土车来了,放到地上了,发现振动桥不在,于是到几个人另外的地方去抬过来。把开关打开,ei,发现没有反应,于是就去拨弄电线和电 机,还是不动,一堆人就站在旁边发呆,不知所措。过了半个小时,我实在忍不下去,就走到接电箱检查一下,发现电没有接。于是叫人去找电工接线。一个小时 后,电工来了,磨磨蹭蹭的花了15分钟终于把3相电接好了,就要走了。打开振动桥的电源,发现机器翻转了,让他改回来,还不懂要干什么。后来懂了,又搞了10分钟。2个小时前就已经浇下来的混凝土终于可以振动了。黑人如果认为不是他们的职责的事从来不会动手。他们从来不自己接电,非要到车间找电工来,有时 候一找就是一两个小时。其实就是2分钟的事,我忍不住就跑过去借个螺丝刀自己动手。叫也叫不动这些人。

中午一个小时的Chakula时间是天经地义的,一到时间所有人都跑得无影无踪。虽然多次向他们强调,混凝土配好了就要用,浇好的混凝土就要跟着施工,时间不等人,过了时间就做不好了。但是一点效果都没有。后来老板下了两次命令,要把饭带到工地上吃,但是吃饭是在工地上,吃完了还是人影全无。

工人的工作态度只能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形容,他们不会觉得这个工作很重要、紧迫就做快点,做好点,总是悠哉悠哉的。我在旁边急得吐血都没有用。就算在 车间里的正式工人也是一样,机器出问题了,就站到边上去看着发呆,不会主动找机修看一下。且一台机器通常是两个人看。在国内的纺织厂哪有需要这么多人,一 个人看两台还差不多。车间里还有大量的男的纺织工人。真是不可想象,黑人本身就不善于这种很细心手巧的工作,怎么当起纺织工人来了呢?

工人的上班时间是日班上午8点到下午6点,中午1点有一个小时时间的吃饭时间。但是一般要到2点才吃饭。晚班则从下午6点到上午8点,不知道有没有饭吃了。

普 通工人的工资很低,基建的工人的日工资是TSH2000或者2500,有些技能的骨干工人是5000,如果干骨料要加班到晚上(第二天)的话就是双份工 资,通常是班长或者骨干工人做的了。这个工资(5000)其实已经比较高了。车间的纺织工人的工资普通在2000到2500之间。TSH2500大概是$2。算起来工人的工资比国内低很多。但是如果算上劳动效率的话,劳动成本不比中国国内低。基建工人的工资是一周发一次,在星期六的下午所有人都心不在 焉,等着拿钱回去happy hour。车间工人的发薪周期也差不多,稍长一点。一个印度的财务部长级人物拿着至少几百万的巨款,坐在一个小屋子的窗子后面,外面则排着一百多米的长 队,等着领工资。通常情况下不同的工种轮流着领工资的,但是在放假前都要全部发完,好让工人们在假期玩得开心。于是领工资就更加恢宏,两队各一二百米的长龙一直排了三天,所有人都无心工作,无所事事,机器只是空转或者直接不转。

其实工人对工资还是非常看重的。据一个中国同事说,一个女工由于某种错误,被经理扣掉了1000元。在领工资前就在哭,真正拿到工资发现真的被扣后更是一下子哭晕过去,立即被旁边的工人抬到边上去。

童工

有几个工人看上去非常年轻,大概就是十六岁左右。坐在地上,拿着斧头敲混凝土地面,赤着脚,满身尘土。在国内这种年龄应该在学校上高中或者中专。看着心酸。后来问过一个小孩子,说是18岁了。但是我不相信。

星光族

如果我说月光族,很多人会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黑人的工资基本上是每周发一次,所以准确的叫法应该是星光族。 他们基本上工资都花个精光,钱在手上的时间总不会长。举例来说,家中的女工Grama,在我刚到的时候注意到2、3个星期的衣服是没有重复的。三天两日就 换一个发型。加班没几天,Donaldi老细就买了一个新手机,MOTO的,10万TSH。Juma老细过些时候也带了个22万的手机,还有新靴子。其它工人也有些陆续的带来了手机、收音机等。他们每个周末在领到工资后,上完教堂后就跑到城里去购物。这个跟他们的工资少有关,但是我觉得更跟他们的生活态度 有关。黑人们更在意现在的生活是否潇洒,不会考虑长远的打算。其实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还是挺好的,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就太累了。


想看?还是返回目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