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1日星期五

谁盗卖了季羡林的藏品

最近几日水木的TsinghuaCent热闹得很,原因是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谁盗卖了季羡林的藏品。大概的情节是张衡举报,季羡林在不知情下在pku家中的藏画被拍卖,涉及到的人物是季的秘书杨锐,她是pku的副书记吴志攀的夫人。


最新的进展:

pku的校长许智宏在10月30日亲自到301医院拜会季羡林。

据说现在很多网站和论坛开始删除相关的新闻和讨论了。PKU的三角地早已经开始删文。


11月2日

水木的TsinghuaCent版上出现一篇文章《【经作者授权】 给北大校领导的一封信 - 我的爷爷季羡林》,大意是一位自称季羡林的孙女季清给PKU的校长许智宏和党委书记闵维方,要求关于亲属探视和藏品盗卖的回复,并附有照片两张。信件的落款是10月30日。

CCTV2上午8点多的时候有个读报的节目专门讨论了该事件。


北京大学新闻中心声明


12月7日,水木出现了“给北京大学的第二封公开信”。签名的日期为12月1日。


“季羡林藏画被盗卖事件”圆桌会议“言论自由与公共理性”专题圆桌会议

——从“季羡林藏画被盗卖事件”看如何建构理性的公共空间

北大公布“季羡林藏品外流拍卖”事件的调查结果之后,沸沸扬扬的秘书盗卖事件终于水落石出。但这个事件暴露出在当今转型社会中言论自由与人权保护之间的复杂关系,值得学界反思和关注。

……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谨定于2008年12月12日(星期五)晚上7:00-9:30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模拟法庭(逸夫一楼一层)举办“言论自由与公共理性” ——从“季羡林藏画被盗卖事件”看如何建构理性的公共空间专题圆桌会……

其中我注意到“事件”已“水落石出”,另外这时“模拟法庭”。


相关新闻

我还不知道,我竟然成为白领了!

今日收到一封在公司之间传递的转发邮件,内容大概是一位徐姓的SAMSUNG的员工,把任姓的女朋友抛弃了,然后任女士就写了封信给“三星的同仁”,要认清该男士的真实面目。令我惊讶的是,我竟然也成为这些在外企的白领之间传播的八卦新闻的一分子了!令我这个国内企业的蓝领吃惊不已。well,俺也成了白领了。


当然,我还没有传播这个八卦。如果您感兴趣,请留下e-mail地址,给您八卦八卦。呵呵


从原始的电子邮件看来,这位任女士是使用126.com的信箱发的,她能发给三星的所有人吗?很奇怪地问一下外企的白领们。

2008年10月29日星期三

竹简

一批珍贵的战国竹简今年7月由校友赵伟国从境外拍卖所得后捐赠给清华。初步统计,竹简数量约为2100枚(包括残片),约为1700支左右。与这批竹简同时入藏的,还有传为同出的漆绘木笥(装竹简的箱子)残部,纹饰带有楚国艺术风格。学校特地为此“白手起家”成立了专门的实验室,还成立了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整合清华历史、化学、图书馆等学科资源,聘请专家保护清理。几天前,第一阶段的保护工作基本完成。

之前发现的竹简书,多为哲学思想领域的书籍,而“清华简”则多为“经、史”类书,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很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的检视结果看,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发现了失传的《尚书》篇章。《尚书》是古代历史文献的汇编,列于六经之首,为研究古史最重要的依据。据称先秦时《尚书》有百篇,经过秦始皇焚书,大多佚失,汉朝初年只有29篇流传下来。

“清华简”中已发现有多篇《尚书》,都是焚书坑儒以前的写本。有些篇有传世本,如《金縢》、《康诰》、《顾命》等,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更多的则是前所未见的佚篇。

另外,“清华简”还有一个重要内容,是一篇编年体的史书,所记历史上从西周初起至战国前期,与传世文献《春秋》经传、《史记》等对比,有许多新的内容。此外,类似《国语》的史书、类似《仪礼》的礼书、前所未见的乐书、与《周易》有关的书等,都是两千余年无人见过的。


八卦消息:该批竹简由香港购入;赵伟国为同方高管。


八卦消息:这批竹简是被盗墓者偷窃后流散于海外。这些人真是需要千刀万剐。

2008年10月23日星期四

罗生门的录像

录像本来是记录下真实的影像,但是在经过剪辑、删除的蒙太奇手段,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样。哈尔滨的警察打死青年事件就随着各个影像版本的推出而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当然,每次的版本都被称是标榜着是“真实”的。在各种各样的传言下案情更是扑朔迷离。现在,本来记录下真实的影像看来也只能是罗生门了:

  • 版本一:黑龙江电视台版本(13日),“警方从糖果酒吧得到的现场监控录像”,被认为有剪辑;
  • 版本二:网络上的“完整”视频(14日);
  • 版本三:新闻发布会时“完整”的视频;
  • 版本四:“最后”的3分钟。

如此多的版本,是怎样泄露出来的,真奇怪……


早两日广东公共频道放了东莞警察跑到15日晚在深圳市南山区月亮湾花园把一位公民打断了几根肋骨躺在医院,后躲在派出所里,被困几小时。

2008年10月15日星期三

校友网的邮箱升级了。

校友网邮箱升级了,现在有200M。11日升级的。我的信箱老收到轮子的信,分特。

各位校友邮箱用户:

清华校友总会正在进行校友邮箱系统升级,请直接登陆http://mail.tsinghua.org.cn,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自己的邮箱。给大家带来不便请理解,系统切换之后将恢复原来在校友网首页的登录方式。

2008年10月10日以后修改过邮箱密码的校友,无法登陆新系统时请联系我们。

系统切换时,用户的信件转移到各自的收件箱中。登录新的系统之后,用户还可以使用原来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原有邮箱,查看信件,下载备份。

新系统的邮件客户端设置请查看系统使用帮助。将校友邮箱设置为转发的用户,需要在新系统重新设置。用户个人设置如签名档,自动回复等,需要重新设定。

新的校友邮件系统容量为200M,速度将更快,功能更强大,更方便您联系同学、校友、家人和朋友。

谢谢支持!

                       清华校友总会
                       2008年10月11

评论一下,界面实在是说不上pp,在fx下面。另外,用户名的第一个字母好像被吃掉了,就是“欢迎您, bcd”,显示的第一个字母没有了。:-( 另外,好像其它风格的界面有问题,我试了绿色模板,结果设置的链接没有了。选择了蓝色默认模板还是紫色的。

2008年10月14日星期二

OpenOffice.org 3.0

OpenOffice.org 3.0已经正式发布。今日使用BT下载下来了,128M的大小竟然没有几分钟就下载完了,分特……而且,它的老家还出问题了,分特again……

Apologies - our website is struggling to cope with the unprecedented demand for the new release 3.0 of OpenOffice.org. The technical teams are trying to come up with a solution.

Thank you for your patience.

这次的安装有些霸道,就是不能选定安装的目录,只能选择安装的上一级目录,选择后安装程序自己建立一个“OpenOffice.org 3”的目录。安装完后338M,有些功能没有安装。我把这个目录的文件挪到以前2.4.1的目录“OpenOffice”下,但是发现有些问题。于是在添加删除程序里面删除之。删除过程很顺利,进度条正常前进,也没有显示啥错误信息。但是我进入目录“OpenOffice”一看,文件还继续存在!而安装时的目录“OpenOffice 3”早被我删除了!唉呀呀……

又重装了一次,然后重新启动。到现在为止没有发现啥问题。

这个版本的启动界面很好看,但是如果运行soffice程序的话,在出现的界面上选择新建的文档后要2、3秒才出现新的文档的界面。

请选择最近的镜像下载。现在还没有中文(zh-cn)的语言包。RC4好像没有出中文语言包。


下载RC4语言包地址,来自水木。

2008年10月7日星期二

一位民工之死

成准强:亲历1291次列车绑死民工事件

对于列车里的其它人来说,大多数人都希望该民工能静下来,让自己能好好休息。估计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想不到有如此悲惨的结果。如果我在现场的话,我估计要诅咒了。

中国人有一种很严重的服从特性,对“权威”和“官”不敢有任何异议,除非有十分的把握觉得自己更“权威”,所以除了成先生以外并没有其他任何人挑战列车长或其他乘务人员的决定。

中国人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果不触动自己的利益,就会围观看热闹。

中国人喜欢把自己的权威显示到极致。在此,列车的管理人员以极端的方式限制了弱势人员的自由,导致受害者死亡。

我非常佩服成先生,在事件中尽了非常大的努力。在受害者死亡后还继续支持事件的进展。

精神病患者在发作时伤人时有发生。在列车上乘客突发精神病的案例并不鲜见。对于列车长和其他司乘人员来说,有责任保护乘客的安全。在此事故中,他们采取了极端的方式导致极端的结果。铁道部门应该有责任制定处理这类事件的规范。

希望这位曹姓民工的死亡能带来一些进步。

愿逝者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