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12日星期日

肇庆 德庆

11.3~5

更多照片请到MSN spaces

肇庆位于广东省的西部,下属有端州区、鼎湖区、四会、高要、广宁、德庆、封开、怀集县,地处丘陵地带,西江从广西过来穿过肇庆地区,流入珠江。有山有水自然景色秀丽了。肇庆的风景名胜最出名的应该是鼎湖山,它是被回归线上的唯一原始森林。其它的名胜还有七星岩等。

肇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汉置高要,隋称端州,宋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宋徽宗赵佶因即位前曾封端王,故亲赐御书,将端州改为肇庆,意为“喜庆吉祥之始”。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城、岭南文化的发祥地,肇庆人文荟萃,古迹林立。梅庵、宋城墙、七星岩摩岩石刻、悦城龙母祖庙、德庆学宫等数十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佛教禅宗六祖惠能、李邕、包拯、汤显祖、利玛窦、孙中山、叶挺等中外名人的足迹交相辉映,撰写了肇庆文风流远的璀璨诗篇。

本次的行程主要在德庆,包括盘龙峡(D1PM)、德庆学宫和金林水乡(D2AM)、三元塔(D2PM),后回到肇庆,游黄金沟(D3AM),午饭后回。

过了三水进入肇庆地界后一路上基本是沿着西江走的,公路就在西江边,江顺着山走,路沿着江流。碧绿的降水平静如境,两边的青山漂浮在江面,一路看这个美景就已经心旷神怡。只是有一点点的遗憾,原因请看后面。

盘龙峡是一个比较新的景点,在2001年落成,它的卖点就是山间的涧流,山势时缓时险,形成了很多的瀑布,最高的有70米。坐车到山上后就沿着涧流边的小路穿插则涧流而下。到半程后还有漂流玩,只是当时天气已经比较凉了。这个景点的缺点就是比较单调,都是一直沿着河走,且距离不长,如果路上不做停留,大概半小时就可以走完。它的门票却比较贵,80元一位(对外价格),漂流10人以上好像160,有些物非所值。在山下出口的地方有些景点还在建设。山上和山脚下都建了或者在建很多的别墅,可能要大赚一笔。

德庆的学宫非常出名,历史悠久。里面的面积很大,该有的殿都有,非常完善。但是很不爽的地方是每个殿都可以上香,烟雾弥漫。在最后的殿里还有两个“有高深的玄学、道学和佛学修行”的人要修葺一个庙宇,赐予每个人一个锦囊,免费给人指点迷津。我也迷信了一把。那位高人说我很为朋友着想,然后说我明年三月转运,然后要我到外面上香。一位“居士”领我出去,说那个粗的是100元,我说要小的,他说小的50,那个小的20。我说我要最小的。她说“四块”。于是我给了她5元。忘了找钱就去点香了。然后回去高人说我要在二月十九放生两只鸽子就打发我走了。出来后跟人谈起,原来最小的香是10元,那个老太太没说好普通话,“shi”说成“si”了。去的人都是要上香,或者点灯,香好一点,200、100、50……灯(蜡烛)就贵很多,99、199、399,如果是一家人就是double。后来大部分人都觉得上当受骗了,那些根本就是骗子。分特。

金林水乡就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村,但是里面有些古老的房子,使用坭砖砌成,表面已经斑驳沧桑,与三两层的楼房相互对照,亦别有一番滋味。村子里面看到很多年纪很大的老坑公和老太太卖些小食品小东西的,这些老人大概是私下的赚些养老费,其它的祠堂里的饭堂、酿酒、赛猪仔、跳舞表演等,可能都是开发的旅游公司的。

三元塔的“三元”指的是状元、会元、解元,寓意连中三元的意思。据说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但是我看却是新建不久一样。其中的奥秘据说是使用了名贵的银朱灰浆作为腻子,所以“只新不旧”。三元塔以八卦形状建造,有楼梯通上顶层,但是楼梯又高又陡,游人在每一层需要沿着只有大约40cm塔层走到塔的另一边的楼梯去,特别是从塔顶沿楼梯往下走时,看着前面好像不是很牢靠的栏杆外面的广阔空间和落差,感觉就象要飞出去一样,脚不禁软了。不过在塔上看着旁边清澈的西江波光粼粼,心情大为舒畅。

三元塔

龙母祖庙在三江汇流处,据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建筑古色古香,特别是门前广场的花岗岩牌坊,已经经过了很多很多年的侵蚀,风雨斑斑。庙里更有龙母墓一座,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龙墓祖庙外面有很长的街两边都是卖香火的店铺,价格便宜量又足,在学宫里面卖100、200的小手臂大小粗的香在这里只卖3元10元,于是每人一把小香,或者扛着3根差不多有人那么高的香,尽兴而回。祖庙香火鼎盛,商家生意兴隆,香客心满意足,各得其所。更多的照片可以参看这个网页

龙母曾得到历代皇帝的册封,现在庙中还完整地保存着明代开国皇帝的洪武诏书碑。一千多年来龙母祖庙重修了13 次。在公元1905年(清光绪31年)曾集中两广的能工巧匠,耗费巨资,花了七年的时间重建了这座龙母祖庙。1985年,社会公众和港澳同胞集资300多万元,又进行了全面的整修。龙母祖庙是一座砖木石结构的建筑群,也是一座凝聚了历代建筑和造型艺术的殿堂。整个建筑群与周围的山水和谐相契,浑然一体。龙母祖庙建筑群具有良好的防洪、防火、防虫、防雷性能,虽经百年风雨雷电,至今瓦不漏,墙不裂,柱不弯,地不陷,令专家惊叹不已,称为南方低水地区古建筑的典范。特别是它完整的地下排洪渠道设计非常巧妙,溢流通畅快捷。每逢洪水侵浸,庙宇内外清洁如故,绝无淤泥。庙内梁、柱、桁、檐,几乎全是木雕、砖雕、石雕、灰雕、陶雕,精妙绝伦的艺术品目不暇接,令人叹为观止。它与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合称为南方古建筑“三瑰宝”。

黄金沟也是山里的溪流,坐车在山间走了很长的时间,爬了很长的山路,到达一个水库,然后顺着小路走到山脚,然后沿着溪流往上走回到水库的地方。这里跟盘龙峡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这里的路基本上是天然的,经常要爬过很大的石头。半路有些钢丝、绳网、竹排、小桥等,颇刺激。

黄金谷

一方水土,一方味道。德庆/肇庆的食物有些颇有特色。(1)贡柑。有皇妃贡柑和皇帝贡柑。贡柑形状滚圆 ,皮肤光滑,颜色青绿,有些则稍呈金黄色,甚可爱。贡柑的皮很硬,指甲要使劲抠才能抠开,但是抠开以后就很好剥皮了。剥开后就露出圆圆的果肉来。别看果皮绿油油的,果肉可是比较甜,且甜里带酸,很好入口。从形状和果皮与果肉之间的连接来看,这个“柑”更象橙子多些。(2)黑豆腐。有人说是用黑豆做的,但是我的印象中黑豆只是皮是黑色的。于是一位美女就跟我扯黑豆的肉是黑色的。在后来问一位靓女大妈,她说是用花生壳(皮?)酿的。分特……(3)粉条,可能是河粉。forget it,我不知道这个有啥特色,几乎每一顿都有,包括早餐。(4)花生豆芽。豆芽吃多了,但是硕大的花生豆芽可是第一次吃,味道嘛,其实跟豆芽差不多,但是还是有一点点的花生味,当然是新鲜的花生味了。感觉还是很新鲜的。(5)祠堂里面的农家饭。下图就是在金林水乡吃的饭,这里可能是以前村子的祠堂,或是大户人家的房子,前后3进,左右还有厢房,可惜有些做了厕所了。吃饭用的碗也是大碗,菜没有什么卖相,但是另有一番特点。吃着甚带劲。饭装在木头饭桶里面,想当年我家也有一个,可惜坏掉了。(6)山坑螺。在黄金沟吃的午饭也是农家特色,最有特点的应该是山坑螺了,形状大概跟长长尖尖的钉螺类似,但是大小小一些。吃螺对我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了,用筷子一夹,凑到嘴边一吸,嘴到螺来。另外上面提到的跟我争黑豆的美女也吃得甚快,不过要下手落脚,淑女风范尽失。但是其他人就勉为其难,一位用牙签抠半天才把小小的螺肉抠出来,一位连吸了五六个都没有吃到,只能看着美味干瞪眼。

本次旅游的住宿也不错,据说住在准三星和准四星的酒店里面。只是我分特了。

其中最郁闷的大概是刚从广州上高速就爆胎了,司机和导游搞了半天没有搞定,有找公司带工具过来,过来的人又搞了半天才到,被晾在高速公路边2个小时,到德庆的时候已经是下午2点中,饥肠辘辘,两眼发昏,上一个菜吃一个,简直就象一群饿鬼。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