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7日星期一

悲伤7.5

WHAT HAPPENED

7月5日20时左右,一些人在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解放路、大巴扎、新华南路、外环路等多处猖狂地打砸抢烧。(新华网: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事实上,该“事件”并非如此轻描淡写。当日事件一直持续到6日凌晨,6日白天还有零星发生。7日,据说有“数万”汉族群众街头示威,示威者手执铁棒或木棍,几乎人手一根,呼喊口号“加油”、“镇压恐怖分子”,要向维族展开报复。大批警力正到现场维持秩序,释放催泪瓦斯驱散群众。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栗智到现场,呼吁群众离去。(联合早报

事件还影响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外交工作。

鉴于当前新疆局势,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结束对意大利国事访问后于当地时间7月8日凌晨提前回国。(新华网:结束对意大利访问后胡锦涛主席提前回国

截至8月5日,事件已造成1700多人受伤、197人死亡。其中,无辜死亡的156人(汉族134人、回族11人、维吾尔族10人、满族1人);在其他死亡人员中,有的是因为实施暴力犯罪活动被当场击毙的暴徒,有的身份还有待辨认。(新华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负责人就乌鲁木齐“7•5”事件相关问题答新华社记者问)经济损失不详。

政府对事件的定性是:一起由境外遥控指挥、煽动,境内具体组织实施,有预谋、有组织的暴力犯罪。(参见喉舌的相关报道)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伤亡巨大,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虽然知道暴力事件发生,但是没有意料到事态如此严重,对破坏势力的能力严重低估。没能保护普通民众的安全。在7月16日凤凰卫视的《社会能见度》播出了《伤恸乌鲁木齐》,节目中曾子墨访问了新疆电视台的两位新闻中心副主任戴研坤和万里•阿布力米提。节目透露,在暴乱发生后,电视台、政府机关就已经被严密保护起来。从这看来,政府是有准备的。但暴徒分多路、多股行动,在控制区的外围、大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活动时,政府的行动缓慢,导致巨大伤亡。

WHY

对于外部原因,TG已经一锤定音,不容置疑。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那么,内部原因呢?

事件的导火线“公认”为是6月25日晚发生的韶关旭日玩具厂群体斗殴事件,该事件造成118名员工受伤,2名新疆籍员工死亡。官方调查的结果,这是一起因谣言(称厂里新疆籍员工强奸了两名女工)产生误解、摩擦而引发的群体斗殴事件。事发当晚,几名新疆籍员工对一名在该厂实习的技校女生起哄,引起部分汉族员工不满,发生新疆籍员工和其他员工争执,人员越聚越多,最后酿成群体斗殴事件。该工厂今年五六月份分批通过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劳动部门招收了800名农民工。(新华网:广东韶关一玩具厂发生职工群体斗殴事件)该事件被境外势力利用,在新疆“不明真相的群众”的民族仇恨被激起,导致JUL5事件发生。

但是,为什么“群众”能被激愤呢?因为“不明真相”。韶关事件在当时的无线翡翠台的晚间新闻就有报道,首先是说汉族和维族干架,2人死亡,是由于……我在这里用省略号,是因为到这里新闻被掐断了,转而播放香港的公益广告。当节目恢复正常时,该报道已经播完。我相信,新疆的群众同样不知道事件的真实详情,有当地“谣言”说维族人死伤惨重。担心亲人安危而烦躁不安就像干材烈火,维吾尔族民风彪悍,被鼓动闹事就很容易了。在该事件前后,TG粗暴的宣传方式和处理危机方式表露无遗。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仇恨的种子早已种下。从50年代开始的兵团建设开始,由于双方的生存空间和利益的冲突,不和的因素逐渐滋生。不同民族干部之间的工作不一定一致。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地区间的不平衡更加突出,维族人的生存空间被压挤的更严重。虽然最近几年的输出农民工(官方现在已经不再使用这个词,而使用“外出务工人员”)是好事,既可以增加南疆维族人民的收入,也可以让维族青年认识和分享到改革开发带来的好处,增加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和解,让他们投入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来,胡思乱想就会少多了。“组织外出务工”的政策虽然对整个国家的民族和谐有利,但是其中的缺陷有:①对保守的民族正统思想来说并不是好事,会认为民族的纯洁性逐渐瓦解。请别忘记,维吾尔人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义相对保守,对女性的要求严格,虽然在国内没这么严格,但是也需要包起头巾。②外出务工的,大部分是年轻女工,男工相对少一些。对女性出去自然有意见。维族人对民族的纯洁性要求很高,甚少与外族通婚。大量年轻女子出去,被同化和欺负等担心很重。韶关有谣言传有女工被强奸,在新疆相关的谣言传播也是极有可能。③TG的粗暴执法地球人都知道,执行时虽然不能说是“抓壮丁”,半强迫肯定是有的。这对加深了群众对政策的抵触。韶关事件终于点爆了这个火药桶。

从建国开始执行的民族政策是根本原因。被TG引以为傲的向少数民族倾斜的政策本意是保护少数民族,实际上少数民族和“多数”民族都得不到好处,是个多败结果。首先,各个民族不是平等的,有了贵贱之分,增加了“多数”民族对少数民族的怨恨。少数民族虽然在短期得到好处,但是长期来说,少数民族养成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德行,民族的生存竞争力大大降低,在能“吃苦耐劳”的汉族前更是节节败退,溃不成军。参考资料里说现在的维族青年无一技之长,找不到工作,只能沦为街道的混混,只能依赖政府的资助。就算有工作,也随意迟到早退。看着“多数”民族红火的生活,自然眼红。“穷则思变”,受到“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就容易成为极端分子。其次,更严重的不平等表现在法律上,“两少一宽”政策的提出把这个不平等明确到法律上。“两少一宽”政策即中共中央1984年第5号文件提出的:“对少数民族的犯罪分子要坚持‘少捕少杀’,在处理上一般要从宽”。这是我国的民族刑事政策,民族刑事立法应当将这一政策上升为法律,使之具体化、条文化。“两少一宽”政策的基本精神是对少数民族的犯罪分子处理从宽。处理从宽包括刑事司法上的从宽和刑事立法上的从宽。在刑事司法上的从宽,包括刑事诉讼程序上从宽,定罪上从宽,量刑上从宽和刑罚执行上从宽。在司法上从宽的面较广,只要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一般该从宽都要从宽。这让少数民族的犯罪有恃无恐,随意压制欺负汉族成为了习惯,漠视法律的威严成了常态。杀戮时更不会手软。虽然政府有规定,企业中少数民族的员工必须达到一个比例,但是企业不会多招收一位少数民族的员工,因为管理困难。少数民族政策在客观上加深了民族间的矛盾,使鸿沟越来越大。

关于输出劳工的两则新闻:新华网:新疆伽师县三年劳务输出1.9万名务工人员、新华网:“7•5”事件后新疆首次向内地输出务工人员

WAY OUT

根本的方法就是废除各民族在法律上的不平等对待的政策。对少数民族的扶持是必要的,如在经济、文化上。但是不能由于保护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而需要以损害大部分的合法利益为前提。对于违法犯罪更应该严格平等处理处罚。只有合法发展的机会平等,各民族才会和谐发展。

现在首要的任务则是宣传好事件的实际真相,严惩肇事者,安抚受害群众,降低消除民族矛盾。

但是,无论是哪一个方法,对TG来说都是mission impossible。

正确引导当地民众对外出务工的态度,消除他们的疑虑。约束外出务工的人员遵守法律,消除工人之间的敌视和疑虑。

REFERENCES

以下文字和图像信息可能对了解该事件的根源有帮助(不保证还存在):

  • 告诉你真实的乌鲁木齐(一个兵团二代的网文)
  • 关于维族的二元待遇
  • 一名维吾尔记者:对在内地的南疆民工境遇的基本看法
  • 和我的维族大学同学通电话
  • 高旭事件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sm8CG0MzTU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bGnnkuIWgQ
  • 环球网的专题
上述某些内容可以通百度或者google搜索阅读。

在与某位朋友谈论到该事件时,她说我无怜悯心,把图片发给我看,更严重形容我antigovernment(Orz)。我想她误会了我的观点。我认为该事件是惨绝人寰的。政府把它归为“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我认为过于草率,没有指出事件的本质。“打砸抢烧”只是事件的现象,更严重的“杀”还没有说出。或许政府认为定性为民族分裂活动会过于严重,影响民族团结,面子上也过不去。更令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如此重大的事件,国家领导人竟然还在外面访问,只是在汉族人拿起木棒、铁锹等简易武器反抗,导致维吾尔族人伤亡后才宣布缩短访问回国。政府过早地把事件定性为“这是一起由境外遥控指挥、煽动,境内具体组织实施,有预谋、有组织的暴力犯罪”过于草率,把责任都推到敌人身上,完全没有检讨自身的责任,只会令事件产生的仇恨埋得更深。

2009年7月21日星期二

杞县核事件

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样:

6月7日,杞县利民辐照厂的辐照装置在运行中货物意外倒塌,压住了放射源保护罩,并使其发生倾斜,导致钴-60放射源卡住,不能正常回到水井中的安全位置。换句话说,辐射源只能一直处于辐照工作状态。7月12日,开封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相关情况:安全无事,正在处理。7月14日15时,辐照室内接受辐照加工的辣椒粉由于放射源的长时间照射,温度过高自燃。在消防及环保部门采取灌注水等措施后,引燃物于当晚24时得到控制。7月17日环保部称,放射性物质没有泄漏,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本次卡源不属于辐射事故,是辐射工作单位的运行事件。7月17日下午有谣言,前阵子出事的辐照厂要爆炸了,导致全县城的人大逃亡。

先看看普通民众眼里的过程是怎样的:

“6月初辐照厂出事故以后,很快就满城皆知了,大家心里挺不安的,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逃出了杞县,不久后也回来了。”李强回忆道,本来民众对政府还是比较信任的,所以一开始,谣言并没有市场。

直到6月中旬辐照厂内的货物自燃引发大火后,大部分杞县人才真正开始害怕起来。“辐射产生了大火!一听这事,大家就慌了。那时人们都等着政府开口呢,谁知等了一个月,政府一直沉默。”

随后,一种传言逐渐让李强更加不安了起来,“政府公开说没事,那可能是真没事,要是政府不说话,那就是出事了,而且是出大事了!”

到7月10日之前,“辐射外泄”、“断子绝孙”、“核爆炸”等说法一直在杞县居民间传播,一部分有条件的居民把家里的小孩送到了外地。

7月10日,李强上网时无意中发现,网上有帖子称杞县发生了“核泄漏”,“这回政府总该作个回应了吧。”他心想。但事与愿违,11日他再上网时发现,各大贴吧关于杞县“核泄漏”的帖子全被删除了。“难道真的是政府封锁了消息?”抱有这个想法的,不止他一个人。

政府的看法呢?

“从6月7日凌晨卡源事故发生开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在第一时间通报了上级有关部门。上级部门反应也非常迅速,于事发当日上午就派相关人员前来了解情况,最终上级环境部门认定,没有危险。既然没有危险,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去小题大做,也不用一开始就大张旗鼓地公布信息。就好比一个人身体没有病,那还用得着大喊‘我没病’吗?而且政府从始至终就没封锁过消息。”

7月12日下午,开封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辐照厂卡源故障出现以来的处置情况。

那么民众应该相信还是不相信?

“我也很矛盾。以前我也是挺信政府的,但是看到很多地方出了瞒报事故,我心里就没谱了。这次政府又是拖了一个多月才公布信息,我就对政府的话将信将疑。不过这两天领导们、专家们都站出来说话了,应该不假了吧。但是我又怕有事,就把老人孩子留在外面了。”

“我感觉,信息一公开,政府就开始逐渐取得了老百姓的信任。但老实说,我现在还不知道该相信谁。

以上信息来自:中国青年报(网易)

2009年7月19日星期日

分特!Blogger里面竟然有广告!

今日写blog,发布后的页面竟然有个广告,分特之极,无言中……

下面的“google提供的广告”没注意,没有copy上。并不是所有的发布都有广告,可能是随机出现?

曾添贵

这位NC估计最近被拍的更晕了。他的犯晕是在7月13日的一个发言《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维护我省就业形势稳定的若干建议》中,谣言说他的建议有:农民工入珠三角须有高中以上学历;照顾广东籍失业人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优先把本单位职工子女中的大专毕业生作临时合同工安置……

这位曾添贵是参事政法组成员,曾贵为省司法厅副厅长、巡视员。

2009年7月1日星期三

何川洋

今年高考,这位重庆的文科“状元”可谓威名远播,其父母在06年为他更改了民族身份,在今年高考中获得了20分的加分。该事件在举报中败露。结果是其父何业大(巫山县大学中专招生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被免职处理,其母卢林琼(巫山县委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被停职。但是该状元的录取资格保留。现在何川洋已与北京大学签订预录取协议,其志愿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从相关八卦谣言中看来,就读的巴蜀中学的故事也精彩纷呈。

发展经过:

  • 6月22日,重庆取消31名违规变更民族身份、意图获取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资格,保留录取资格。
  • 7月2日,北大取消录取何川洋
  • 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北大招生办在核实全部事实之后,决定:放弃录取何川洋并报学校批准,另有类似情况的考生已经查实,也均取消其录取北大的资格。希望所有考生以此为戒,做诚信之人,行正义之事。并鼓励何川洋同学积极面对现实,从自身找原因,改过自新,努力在今后的道路上不再犯原则错误,做一个真诚正直的人。未来的道路上,北大依然欢迎他!(成都商报

    那问一下北大录取的老师,当他寸步不离这位考生并签下预录取协议时,是怎么想的?当时该事件可是已经事发了。

  • 7月2日,香港大学正式决定不予录取何川洋,理由是何川洋英语水平未达录取标准。
  • 7月7日,重庆市招生自考办公室宣布,取消31名违规更改民族成份的考生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资格,但为依法保护未成年人,不对外公布这31名考生姓名及相关信息。(重庆市招生自考办公室公众信息网)

参考资料

国家民委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公安部办公厅
关于严格执行变更民族成分有关规定的通知

……

四、各级民族事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对申请变更民族成分的考生要认真把关,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公民确定和变更民族成分的政策和规定,规范工作程序。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监督检查。对于弄虚作假、违反规定将汉族成分变更为少数民族成分的考生,一经查实,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招生考试机构取消其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并记入考生电子档案。已经入学的,取消其学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